5279

市場概況

台股大盤K線圖

台灣加權指數

股票名稱 股票代碼 目前價格 目前漲跌幅 預測漲跌幅 預測公式 更新時間
強盛新 1463 23.3 0.63% 0.66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新保 9925 41.45 4.44% 4.66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統一超 2912 293.5 0.7% 0.73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雋揚 1439 30.95 -0.19% -0.2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志超 8213 37.45 0.3% 0.32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勝悅-KY 1340 10.1 3.5% 3.68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富邦行動通訊N 020012 9.89 -0.59% -0.62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味全 1201 18.05 -2.87% -3.01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中信上游半導體 00941 14.42 -0.16% -0.17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中信電池及儲能 00902 10.1 -3.99% -4.19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緯創 3231 109.5 4.67% 4.9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天瀚 6225 15.25 1.44% 1.51%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2024-10-17 14:01:46

阿土伯觀點

阿土伯

阿土伯:

AI題材火熱,科技巨頭成最大贏家,連帶使美股市值王寶座競爭進入白熱化。3檔市值超過3兆美元的科技巨頭,包括輝達、微軟及蘋果,上週股價輪動上漲,牽動美股市值王數次更替。輝達拆股後股價持續狂飆,續寫歷史紀錄。蘋果發布AI應用後,單日股價漲幅超過7%,創下2022年以來新高,微軟股價也在AI趨勢下持續創高。科技巨頭中的千金股博通,宣布拆股計畫後,股價也持續突破歷史高點。科技巨頭漲勢凶猛,帶動台美股市表現強勢,標普五百、那斯達克、費城半導體及尖牙股FANG+指數皆創下歷史新高。台積電股價挑戰千元,也激勵加權指數突破23000點關卡。加權指數及代表科技巨頭的FANG+指數,今年來漲幅約3成,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也上漲約2成,在全球股市中表現居前。美國5月零售銷售月增率0.1%,不及預期的0.3%,反映消費者支出開始降溫。經濟數據疲弱,使市場對聯準會九月降息轉向樂觀。6/20的FedWatch數據顯示,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為57.9%。上週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於4.2%至4.3%盤整,美元指數也在105至105.5之間震盪。AI題材及基本面兼具 科技巨頭持續主導美股走勢美國通膨降溫格局不變,雖然近期經濟數據開始出現疲弱跡象,但整體來說,經濟往不著陸方向邁進,支撐美股後市表現。聯準會從6月開始放緩量化緊縮速度,公債到期後不再投入本金的金額上限,從原本的每月600億美元大幅下修至250億美元,不動產貸款抵押證券(MBS)到期後不再投入本金的上限則維持350億美元不變。即便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將隨通膨數據變動,但大方向上,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時代已經結束,資金面有利風險性資產,並以科技股最具表現機會。從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軍備競賽,使AI從去年的硬體建設鋪路,加速發展至今年的應用落地。先前科技巨頭財報也顯示,AI已經開始對獲利帶來正面貢獻。AI為成長趨勢最明確的領域,使市場資金將持續聚焦AI。而科技巨頭早在多年前就搶先插旗AI領域,加上海量資源支撐後續技術研發,可以說是贏在起跑點。AI衍生的龐大商機中,無論是軟體應用、硬體設備或高速運算所需的雲端等領域,都由科技巨頭主宰。因此,科技巨頭財報及展望,將持續左右股市走勢。中國經濟復甦帶動全球景氣回升 市場聚焦美國第一季GDP數據中國5月財新製造業PMI升至51.7,為連續第4個月在擴張區間上升,並創2022 年7月以來新高,顯示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擴張加速;服務業PMI升至54,也創下去年8月以來新高,並連續17個月高於榮枯線,顯示受到供需擴張、需求成長拉動,服務業景氣呈現加快恢復。儘管與歐美貿易關係緊張,但中國5月出口年增率跳升至7.6%,大幅優於預期,並創下一年多來的最快增速。中國今年來以出口帶動成長的策略奏效,也對亞洲其他貿易國家提供順風。加上歐盟小幅調升經濟成長預期,且今明兩年經濟將持續成長,通膨也可望比先前預期更快降溫,使歐洲經濟邁向軟著陸,有利全球景氣回升。不過,歐盟執委會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,將對中國出口帶來負面影響。據報導,2023年在歐盟銷售的電動車中,中國產品的銷售額達到110億歐元,也是中國電動車出口的最大市場,占比約4成。法國近期政治動盪,總統馬克宏在極右翼勢力崛起威脅下,宣布國會提前改選,政治不確定性可能衝擊歐洲經濟復甦,需持續關注。本周為第3季最後一周,美國第一季GDP數據、6月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將出爐,中國也將公布6月製造業PMI,關注美國經濟成長是否如預期、中國製造業是否維持擴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