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名稱 | 股票代碼 | 目前價格 | 目前漲跌幅 | 預測漲跌幅 | 預測公式 | 更新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研揚 | 6579 | 147.5 | 1.39% | 1.46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8 |
佳必琪 | 6197 | 159.5 | -3.62% | -3.8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至上 | 8112 | 69.5 | -0.57% | -0.6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宏齊 | 6168 | 23.6 | -4.19% | -4.4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太空梭 | 2440 | 13.85 | 0.99% | 1.04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國揚 | 2505 | 22.1 | 2.59% | 2.72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台新金 | 2887 | 17.35 | -3.43% | -3.6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全宇生技-KY | 4148 | 44.65 | 3.29% | 3.45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統一價值成長30N | 020018 | 24.33 | 1.34% | 1.41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六福 | 2705 | 17.15 | -3.95% | -4.15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慶豐富 | 9935 | 33.55 | -4.48% | -4.7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欣巴巴 | 9906 | 133.0 | -0.24% | -0.25% | 预测涨跌 = 当前涨跌幅 × 1.05 | 2024-10-17 14:05:19 |
陳威良:
美國聯準會升息進入尾聲,加上經濟走向軟著陸,近期也無立即性危機出現,美股最壞時刻看似已過;除此,近期正適逢美股財報旺季,目前公布的企業有近八成優於市場預期,市場也開始唱多美股,開啟新的多頭行情。反觀亞股,今年來外資流入促使多個市場呈現多頭態勢,但近期外資開始獲利了結,台股成為重災區,AI概念股與散熱族群更出現嚴重賣壓,連日下殺,資金也逐漸轉向原物料、IC設計等族群。台股上週在AI概念股領跌之下,表現較為無力,臺灣加權指數上週五季線有撐,16,800點失而復得,周線下跌449.25點,收在16,843.68點。預期投資人短線將轉趨保守,盤勢將呈現漲多拉回、震盪格局,在季線及半年線間整理。中小型類股也出現一樣情況,今年來櫃買指數漲勢更加凌厲,近期獲利賣壓湧現,櫃買指數摜破季線,甚至距離半年線只剩一小段距離,表現疲弱。台股這波跌幅,主要是因今年來的漲幅大多是反映題材,屬「無基之彈」,部分個股評價面甚至過高;近期在投資人重新檢視基本面時,評價過高的個股容易遭到賣壓出籠,像是AI族群。但新興科技議題仍會持續發酵,AI多頭趨勢尚未破壞,仍具長線題材,預估在震盪整理之後,AI會再反攻向上。AI漲多休息 資金將回流低基期個股根據歷史經驗,8月份本屬於股市淡季,加上原本應是暑假題材會推升觀光類股,但市場早於先前已率先反應。外資近日開始流出,導致大盤8月初以來疲弱不堪,靜待市場回歸基本面後,題材有望再次帶領大盤向上。評價面過高的個股出現賣壓後,類股將開始輪動,資金面將開始轉至評價面仍偏低的族群及個股,而AI類股則需要先回到正常評價面後,才有機會才重獲資金動能。AI、重電及政策性產業 中長線都有戲台股多數類股今年來漲幅相當耀眼,尤其AI類股在新興題材發酵之際,漲幅又快又猛。儘管近期出現漲多拉回的現象,但AI仍是市場中長期的主旋律,加上台廠在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,需求逐漸加溫之際,樂觀其成業績展望。看好AI伺服器、ASIC(特殊應用晶片)、散熱產業等族群,未來都有機會受惠人工智慧議題帶動規模成長。除此,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,估計政策性類股股價將有所支撐,像是:綠能、電動車、重電、生技、軍工航太等產業,短線具有支撐,同時也看好長線表現。雖然台股近日賣壓湧現,震盪整理機率偏高,但估計距離半年線仍有一段距離,漲多拉回也正為投資人帶來進場好時點,惟不宜追高評價已過高的族群或個股,操作上建議偏向保守,靜待股市落底,再進場布局,且入手具長線支撐、政策性題材的產業。